宜蘭能源治理專網

弱勢家庭節能輔導

宜蘭縣轄內約有2,500戶低收入戶,而這些弱勢家戶常因資訊接收管道不足或經費不足因素,導致經常購買或接收外界捐贈的二手電器,反而使得用電支出成為龐大負擔,進而排擠其教育、飲食、醫療與社交等費用影響生活品質。宜蘭縣政府透過節能診斷、補助、能源技巧傳授等方式,協助弱勢家庭進行居家節能改善,依據設備耗能狀況提供1級節能家電與節能燈具汰換,並協助用電安全與老舊線路重整或更換,藉此改善弱勢家戶用電支出問題。

宜蘭縣政府自107年起迄今,累積已協助516戶弱勢家庭節能輔導,共計汰換380台冰箱、41台開飲機、1,637支燈管、1486顆燈泡及75顆小夜燈,年節電量可達30.2萬度,讓弱勢家庭的孩子,擺脫能源貧窮的惡性循環,提升生活品質與健康。

shape
shape

農業節能改善

宜蘭縣內耕地面積約26,218.48公頃,佔全縣土地面積約12%,且多集中於三星鄉、員山鄉及冬山鄉等區域。然而,近年因受農業政策與產業結構等因素影響,許多農戶逐步轉型為精緻型休閒農業,創造額外附加價值,隨之而來亦造成農業用電成長。宜蘭縣政府自107年至112年透過推動農業部門設備節能改善,協助農戶大型冷藏設備節能健檢、清洗、保養與設備能效提升。

參與農戶藉由加裝空氣門簾、微電腦電子式溫度控制器、壓縮機清洗保養或汰換方式,提升大型冷藏設備能源效率,累積超過100戶參與,年節電量約18萬4,748度。

about

市場節能改造

批發及零售市場為農產品銷售端,亦需透過冷凍冷藏設備進行食材保鮮。宜蘭縣政府自111年起將冷藏設備節能輔導由農業生產端擴大至市場商用冰箱,藉由商用冰箱散熱鰭片清潔保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111~112年間共計輔導164台商用冰箱清潔保養,年節電量約4萬1,000度。

about
shape
shape

博物館節能輔導

在觀光政策積極輔導下,諸多傳統產業重新尋根、復植,發展出具個別產業特色及創意觀光工廠。社區與文化產業亦設立許多具地方特色產業與文化的博物館。這些小而美的中小型博物館,包括校園館、自然館、歷史館、戲劇館、休閒農場、觀光工廠等共同組成博物館家族。成員於相互交流與學習過程間壯大,不僅發展成為宜蘭縣觀光特色,更發展成民眾生活與學習空間。

宜蘭縣政府自110年實施觀光工廠及展覽館舍節能診斷、輔導與改造工作,並持持續推動博物館舍節能改造輔導工作,共協助33處館舍完成節能減碳診斷與改造工作,包含傳統照明燈具汰換、老舊空調汰換、老舊冰箱汰換、建築牆面隔熱與定時管理等,並就各館舍低碳行動製作客製化圖卡展示,納入減碳教育於館舍導覽中。110~113年減碳改造行動總計年節電量約28.6萬度。

碳索博物館計畫
about

觀光場域節能標章

「節能」為我國達成2050淨零12項關鍵戰略之一,內政部營建署設定2050年100%新建築及超過85%既有建築為近零碳建築為目標;並發布「建築評估手冊-建築能效評估系統(EEWH-BERS)」及「綠建築評估手冊-既有建築類EEWH-EB」。若要達成前述目標必須全民共同提升建築能效,然而一般民眾或中小型服務業者,對於營業場所內能效提升或建築整體專業節能資訊較為缺乏。

因此,宜蘭縣於112年全國首創觀光場域節能標章制度,透過編撰宜蘭縣觀光場域節能輔導手冊及建立節能標章制度,引導縣內博物館、觀光工廠、休閒農場、旅宿業等觀光場域業者自主節能,並依場所建築被動節能、設備能效提升、能源管理設施、自主管理措施及再生能源系統等5大面向達成情形給予標章認證,達到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目標。

下載觀光場域節能輔導手冊
about
shape
shape

社區防災微電網

宜蘭縣有許多部落居民住於偏遠山區,然而其聯外道路多為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潛勢區,一旦發生天然災害侵襲易造成聯外道路、橋梁中斷。若遭遇電力受損,台電人員亦難以第一時間進駐搶修。宜蘭縣政府自112年起,針對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潛勢區內具緊急避難功能社區活動中心建立「防災型微電網」。透過微電網與台電配電網相搭配,達到平時節電、災時緊急供電之目的。藉此打造宜蘭縣具防災、綠能、儲能、節能等兼具多功能微電網系統。

about